对于费用拨付进度较慢的,财务部门须提高拨付频次,尽快完成合规费用拨付。
今年我们的劳动力需求很大,此次主要招聘餐饮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等,不限专业,不限学历,不限年龄,欢迎大家加入我们公司。组织一元购等返岗专车42趟次,为1295人解决返岗需求。
送温暖送关心文化关怀暖人心今年春节前的一个星期,在天全县始阳镇一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留守岗位的农民工提着政府送来的新春慰问品,脸上挂满了笑容。年初,雨城区2024年春风行动返岗专车从雅安西门汽车站顺利发车,76名外出人员踏上了节后返岗旅途,开启新一年的奋斗之旅。让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有声有色,将暖心服务始终贯穿全过程,文化关怀必不可少——向雅安籍农民工朋友致慰问信,组织关爱农民工·冬日送温暖农商伴你行·留岗团年饭等主题活动,广泛宣传和组织发动收看2024年四川省农民工春节联欢晚会。春运期间,我市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178人次,为4.54万人次农民工旅途出行提供便利和帮助。及时、安全、有序、便捷,是广大农民工返岗复工路上最关注的问题
每天穿梭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时常成为事故现场的第一发现人,通过此次培训,能够进一步提升快递、外卖行业从业者的应急救护能力,让他们在面临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石棉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王海琴、刘丽君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操作、现场演示等方式,详细介绍了红十字运动知识、气道异物梗阻、心肺复苏、AED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急救护知识,并利用人体模型对心肺复苏的各个环节、操作流程进行现场教学和示范演示。刘华刚口里这件十分麻烦的事,就是在雅西高速公路石棉服务区开辟一个水果销售点,用来销售石棉本地产的各类水果。
刘华刚经过反复思考,在服务区开辟水果销售点的想法逐渐成形。对于水果销售点接下来的运营,刘华刚表示最难的还是如何保证好黄果柑的品质。刘华刚表示,接下来他会积极探索更多的方式来把控好水果的品质,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刘华刚对于农业技术的学习总是抱着积极的态度,除了各种培训外,他还会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途径了解最新的资讯。
以前以为种植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果树种在那里,就能一直有所收获。除了做好种植和养殖外,刘华刚积极带动农户共同发展,主动向农户分享经验、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终于,今年4月2日,水果销售点开始运营了。时隔十余年,刘华刚仍十分看好高速公路服务区这个销售渠道。人物名片刘华刚,男,52岁,石棉县华刚家庭农场农场主,四川省第三批农村致富带头人。通过服务区这个销售渠道,预计每年能销售十万斤黄果柑。
刘华刚返乡搞农业的原因,说起来十分质朴。来到石棉县永和乡纳耳坝村村民刘华刚的家庭农场,一片山地种满了黄果柑、枇杷等果树,入口处刘华刚用钢筋搭了两个简易的钢架拱门,栽种的葡萄和猕猴桃沿着钢架不断攀爬,圆溜溜的果子已经挂满了藤条。直到自己开始实践之后,刘华刚才明白种地是一个技术活。其实2012年雅西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后,大家就发现服务区是个很好的销售窗口。
刘华刚表示,刚开张不久,正好遇上了清明和五一两个假期,销售了25000斤黄果柑。我还是想继续做好黄果柑的种植,提升黄果柑品质,做响石棉本地黄果柑的名片。
开辟水果销售窗口带领乡邻一同增收这件事太难了,其中波折不断,我差点就放弃了。为了把想法变成现实,刘华刚四处奔波起来。
刘华刚说,除销售水果外,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两万元。刘华刚说,最终在保证服从服务区管理制度并缴纳一定租金的同时,他们成功与乐途公司签订了入驻协议。这是一个很好的销售窗口,同时也是一个展示窗口,一定要严把水果品质,不给自己的家乡丢脸。市融媒体中心曹莉雪。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灵活的头脑,刘华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村上各种种植养殖的培训会我都会去参加,每次学点知识,再加上自己地里的实践,是能学到真东西的。
为了能做好一个合格的种植户,刘华刚开始埋头苦干,每天早出晚归,白天搞好种植管理,晚上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增强致富本领。前两年,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刘华刚成立了农业专业服务队,组织一批懂技术、懂科学的专业服务队员对本区域的黄果柑进行统一技术管理。
家庭农场做得最好的时候,我养了两百多头猪,黄果柑的产量也达到七八万斤。首先就是和服务区进行沟通,从去年五月开始,基本每个月都要去沟通交流一次。
回乡创业不忘根倾力回报家乡人一开始是因为家里的父母年老,没人照顾便回到了家里。对于黄果柑的种植,刘华刚也有自己的一套种养循环模式。
刘华刚为了和村民更好地沟通这件事,并在服务区开设水果销售点的基础上带领村民更好地进行黄果柑销售,他多次通过院坝会进行深入沟通。通过标准化高接换种、整形修剪、疏花疏果、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促进了黄果柑提质增效。开辟一个专门的水果销售点,既有利于服务区规范化管理相关售卖活动,也方便了本地种植户销售水果。刘华刚说,高速公路服务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销售窗口,打开这个窗口,相当于多了一个销售本地黄果柑的渠道。
2022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本领,学习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理念,更进一步带动村里的农户致富,刘华刚参加了农业农村部组织的乡村振兴头雁培训从4月底开始,全镇的水稻插秧工作便陆续启动。
见同村村民罗明兰背着秧苗来到水田附近,正在忙碌的仁义镇红军村1组村民裴华琼赶忙招呼了一声,随即在另一块田中忙碌的一位村民也提出了需求。负责这一项目建设的天全县农林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杨雅介绍,整个项目于2024年2月24日开工,工期3年。
与这片水田相隔不远处,大田村3组村民苟全芝和女儿女婿正在自家育秧田里扯秧苗、捆秧苗,为下午的插秧工作做准备。仁义镇党委副书记董超介绍,仁义镇是天全县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天全县粮食产业现代农业园区红色粮仓核心区,该镇水稻种植面积近万亩,种植水稻品种以宜香优2115、天全香谷米等为主。
行走在雅安乡村,在希望的田野上,到处都是村民抓水稻插秧的动人画面。在这个片区插秧的村民共有31人,有红军村的,也有大田村的。10时许,仁义镇大田村3组一处连片水田中,10余名村民分散在不同的田块,忙着水稻插秧工作。这块田里还需要点秧苗,再丢点过来。
苟全芝说,农时不等人,趁着这几天天气好,在外务工的女儿和女婿也回家来帮忙。这段时间要割油菜、打油菜籽、插秧、种玉米,我早上6点多就出门干活了。
而与这一忙碌场面相适配的,还有天全县粮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一期二标段)施工的火热场景。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涉及老场村、六城村的建设内容已基本完成,其他项目村建设内容正有序推进中,将在今年内全部完成。
其余两项工程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今天我们栽的这片田,是四川黍兴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黍兴邨公司)的承包田,大概有60亩左右。